九日送見一訶衍入匡山

盡日登高望去塵,偶於別緒憶佳辰。 定逢雁影臺關暮,剩得梨花破院春。 衰草未扳先墮淚,寒蘆欲折暗傷神。 踏殘輕雪金輪頂,應念南方多病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訶衍(hē yǎn):梵語,意爲廣博、廣大。這裏可能指的是一位修行者或僧侶。
  • 匡山:指江西的廬山,爲著名的佛教、道教聖地。
  • 佳辰:美好的時光,這裏指重陽節。
  • 扳(pān):拉,引。

翻譯

整天登上高處眺望以去除世俗的煩惱,偶然在離別的思緒中回憶起美好的重陽佳節。 一定會在傍晚時在臺關看到大雁的身影,只留下梨花在破舊的寺院中綻放,帶來春天的氣息。 衰敗的草還沒來得及攀折就先讓人落淚,寒冷的蘆葦將要折斷,讓人暗自傷神。 踏過殘餘的輕雪登上金輪頂,應該會想到南方有許多生病的人。

賞析

這首詩以重陽節爲背景,抒發了詩人的離愁別緒和對南方病人的牽掛。詩的開頭,詩人通過登高望塵來排解心中的煩悶,同時在離別之際回憶起佳節的美好,奠定了一種略帶憂傷的情感基調。

接着,詩人用「定逢雁影臺關暮,剩得梨花破院春」這樣的詩句,描繪了傍晚時分臺關的雁影和破舊寺院中綻放的梨花,既表現出時光的流轉,也透露出一種孤寂和淒涼之感。

「衰草未扳先墮淚,寒蘆欲折暗傷神」這句詩,通過對衰草和寒蘆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內心的悲傷和憂愁。

最後,詩人登上金輪頂,想到南方的病人,體現了他的悲憫之心和對他人的關懷。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複雜情感。

釋今嚴

今嚴(?──一六五八?),字足兩。順德人。俗姓羅,原名殿式,字君奭。諸生。弱冠從天然禪師求生死大事,明桂王永曆三年(一六四九)脫白受具。十二年(一六五八)奉命往嘉興請藏,還至歸宗,閱大藏一週,遭歲儉,日止一糜,研覽不輟。病還雷峯,愛棲賢山水之勝,扶病強行。居無何,竟以宿疾蛻於五乳峯靜室。著有《西窗遺稿》一卷,《秋懷》、《百合》諸詩。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