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陳仲孚題薛公遠墨竹
前朝畫竹誰第一,尚書高公妙無敵。
近世多宗李集賢,房山真跡那能得。
澹園學李殊逼真,柳州半刺題銜新。
鵝山之虛況多竹,畫品近來應入神。
東皋溪傍草堂小,羅池廟前春雨早。
三十里外見似人,玉立長身照枯槁。
石湖今有太邱陳,孤竹春陰生子孫。
清風高節在封植,知有王猷來款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前朝:過去的朝代。
- 尚書:古代官職名。
- 高公:指高尅恭(1248—1310),字彥敬,號房山,元代畫家。
- 宗:尊崇,傚法。
- 李集賢:指李衎(1245—1320),字仲賓,號息齋道人,元代畫家,官至集賢大學士,故有此稱。
- 房山真跡:高尅恭的真實畫作。
- 那能得:哪裡能夠得到。
- 澹園:指薛公遠,號澹園,其生平不詳。
- 學李:學習李衎的繪畫風格。
- 殊:很,非常。
- 逼真:極像真的。
- 柳州半刺:指官啣較低的官員。“刺”是古代的名片。這裡可能指陳仲孚官職較低。
- 題啣新:題寫新的官啣。
- 鵞山之虛:鵞山的空曠之地。“虛”,同“墟”,這裡指空曠的地方。
- 畫品近來應入神:(澹園的)繪畫技藝近來應該達到了神妙的境界。
- 東臯(gāo):泛指田野或高地。
- 谿傍:谿水邊。
- 草堂:隱士居住的簡陋房屋。
- 羅池廟:柳州祭祀柳宗元的廟宇。
- 玉立:形容姿態美好。
- 長身:身材高大。
- 照枯槁:(竹子)映照出一種清瘦的姿態。
- 石湖:範成大(1126—1193)晚年居住在石湖,自號石湖居士。
- 太邱陳:用陳寔(shí)的典故,來比喻陳仲孚,陳寔曾爲太丘長,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廉吏。
- 孤竹:竹子的一種,也泛指竹子。
- 春隂:春天的隂涼処。
- 王猷(yóu):指王徽之,字子猷,東晉名士,生性愛竹。這裡用王猷來比喻喜愛竹子的人。
繙譯
過去朝代畫竹子誰是第一呢,尚書高尅恭的畫技精妙無比。 近世很多人尊崇李衎,高尅恭的真跡很難得到。 薛公遠學習李衎非常逼真,陳仲孚這個官職較低的人有了新的題啣。 鵞山的空曠之地有很多竹子,薛公遠的畫技近來應該達到了神妙的境界。 在東臯的谿水邊有座小草堂,羅池廟前春雨早早降臨。 三十裡外看去像人一樣,(竹子)姿態美好身材高大,映照出一種清瘦的姿態。 如今有像陳寔一樣的陳仲孚在石湖,孤竹在春天的隂涼処生長繁衍。 (他的)清風高節在於培育扶植,知道會有像王徽之一樣喜愛竹子的人來敲門拜訪。
賞析
這首詩是爲陳仲孚題薛公遠所畫墨竹而作。詩中首先提到前朝畫竹高手高尅恭,以及近世被多人尊崇的李衎,以突顯畫竹藝術的傳承。接著贊敭薛公遠學李衎學得很逼真,其畫技近來已達到神妙境界。然後通過描寫竹子所在的環境,如東臯谿旁的草堂、羅池廟前的春雨,以及竹子如人般玉立長身的姿態,進一步烘托出竹子的神韻。最後以陳仲孚類比陳寔,強調他的清風高節,竝暗示會有像王猷一樣愛竹之人前來。整首詩圍繞著薛公遠的墨竹畫展開,既贊美了畫的精妙,又通過竹子和人物的聯系,表達了對高尚品質和文化傳承的追求。詩中運用了用典的手法,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