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小院閒窗春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拼音

注釋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於若耶溪而得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 春景:《草堂詩餘》(楊金本無題)等題作「春景」。 春色深:一作「春已深」。 閑窗:雕花和護欄的窗子。閑窗,一般用作幽閑之意。 重簾:層層簾幕。 沉沉:指閨房幽暗,意指深邃。五代·孫孟文《河瀆神》:「小殿沉沉清夜,銀燈飄落香池。」 理:撥弄。瑤琴:飾玉的琴,即玉琴。也作爲琴的美稱,泛指古琴。 遠岫:遠山。岫:山峰。 薄暮:日將落日薄暮,意指黃昏。宋·范文正《岳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宋·韓澗泉《蝶戀花》:「斜日清霜山薄暮。行到橋東,林竹疑無路」 輕陰:暗淡的輕雲。唐·張旭《山行畱客》:「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爲輕陰晚自開,靑春白日映樓臺」。 「梨花欲謝恐難禁」句:意謂梨花盛開之日正春色濃鬱之時,而它的凋落使人爲之格外傷感,甚至難以禁受。難禁:難以阻止。

從版本方面考察,這首小令曾被誤作歐陽文忠、周美成詞,或不著撰人姓名。這當是此詞傳播中的一種發人深思的現象,當初的情景是這樣的:李易安於待字之年,從原籍明水來到京都,她的才華深受詞壇高手晃補之等「前輩」的賞識,從而激起了她的創作靈感,遂以記憶中的溪亭、蓮湖之遊和現時感受爲素材寫了一首首令詞。

賞析

小、閑、深,正是空閨寫照。而春色深濃,未許泄漏,故重簾不卷,一任暗影沉沉。春情躁動,更不能形之言語,衹可託之瑤琴矣! 「深」字是上片之眼。閨深、春深、情深,「倚樓無語」,説三藏七,「此時無聲勝有聲」,蘊藉未吐之深情,更具有無限的韻味。 下片宕天,由室內而室外。「遠岫出雲」見陶淵明《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雲出雲歸,時光亦隨之荏苒而逝,不覺晚景催逼。夜來更兼細風吹雨,輕陰漠漠,「弄」旣指風雨之弄輕陰,還指此時、此境中,詞人乍喜還愁的情感波動。結末仍結穴在風雨摧花,欲謝難禁的憂思上。 歷代詩評家評此詞「雅練」,「淡語中致語」(沈震峰本《草堂詩餘》)。寫閨中春怨,以不語語之,又藉無心之雲,細風、疏雨、微陰淡化,雅化,微微逗露。這種婉曲、蘊藉的傳情方式,是符合傳統詩歌的審美情趣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iù):山峰。

繙譯

小院中閑寂的窗戶処春色已深濃。層層的簾子沒有卷起,影子黯淡深沉。倚靠在樓頭默默無語地彈著瑤琴。 遠処的山峰浮現催來了薄暮,細微的風兒吹動著細雨營造出淡淡的隂影。梨花將要凋謝恐怕難以禁受。

賞析

這首詞通過描寫深閨小院的春日景象及人物的行爲、心情,營造出一種清幽、寂寞的氛圍。上片著重寫場景的靜謐和人物的靜態,重簾未卷顯示出環境的清幽,倚樓無語彈瑤琴則凸顯人物的寂寞。下片通過遠岫、薄暮、風雨等自然景象進一步烘托出這種氛圍。尤其是“梨花欲謝恐難禁”一句,既是對自然景象的描述,又隱隱透露出一種傷春惜時的情感,同時也反映出主人公的敏感細膩和心中的淡淡憂傷。整躰用詞婉約,意境幽深,將閨中女子的愁緒展現得淋漓盡致。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山東省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