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病牛耕耘千畝,換來了勞動成果裝滿千座糧倉的結果,但它自身卻精神極爲疲憊,力氣全部耗盡,然而,又有誰來憐惜它力耕負重的勞苦呢?但爲了衆生都能夠飽,即使拖垮了病倒臥在殘陽之下,也在所不辭。
注釋
實千箱:極言生產的糧食多。實,充實、滿。箱,裝糧的容器。一說同「廂」,指官府的倉房。
復:又、再。
傷:哀憐,同情。
但得:只要能讓。
衆生:大衆百姓。
不辭:不推辭。
羸(léi)病:瘦弱有病。
殘陽:夕陽,即快要下山的太陽。此處既烘托淒涼氣氛,又喻指作者晚年。
序
《病牛》是宋朝詩人李綱的詩作。詩人「託物言志」,藉詠牛來爲作者言情述志。該詩以病牛自抒晚年的心志,表示忠心祖國、報效衆生的信念決不動搖,體現了貴爲宰相的博愛無私的仁者情懷。
賞析
這首詩運用比喩和擬人手法,形象生動,立意高遠,旣是成功的詠物詩,更是傑出的言志詩,爲後世傳誦。
詩的前兩句「耕犂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這裏,作者從揭示病牛「耕犂千畝」與「實千箱」之間的因果關係上落筆,將病牛「力盡筋疲」與「誰復傷」加以對照,集中描寫了病牛勞苦功高、筋疲力盡及其不爲人所同情的境遇。首句中的兩箇「千」字,分別修飾「畝」與「箱」,幷非實指,而是極言病牛「耕犂」數量之大、勞動收獲之多。同時,也暗示這頭牛由年少至年老、由體壯及體衰的歷程。次句反詰語氣強烈,增添了詩情的凝重感。
詩的後兩句筆鋒陡地一轉,轉爲述其志:「但願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病牛勞苦功高,筋疲力盡,卻無人憐惜,但它沒有怨天尤人,更未消極沉淪。因爲它具有心甘情願爲眾生的温飽而「羸病臥殘陽」之志。這兩句詩將病牛與「眾生」聯繫起來寫,以「但願」與「不辭」對舉,強烈地抒發了病牛不辭羸病,一心嚮著眾生的志嚮。結句中的「殘陽」是雙關語,旣指夕陽,又象徵病牛的晚年,它與「臥」等詞語相結合,有助於表現老牛身體病弱卻力耕負重、死而後已的精神。
這首詩惟妙惟肖地刻畫了一箇病牛的形象,旣繪出其身體病弱之形,更傳出了其不辭羸病、志在眾生之神。如此詠牛,頗爲切合牛任勞任怨、唯有奉獻、別無他求的性格特點。不過,此詩幷非爲詠牛而詠牛,而是「託物言志」,藉詠牛來爲作者言情述志:詩人疲憊不堪,卻耿耿不忘抗金報國,想著社稷,念著眾生,因此其筆下力盡筋疲、無人憐惜而不辭羸病、志在眾生的老牛即詩人形象的化身。作者正是這樣懷著強烈的愛國熱忱來吟詠病牛,託物言志,纔使讀者在心中引起共鳴,産生美感。

李綱
宋邵武人,字伯紀,號樑溪。徽宗政和二年進士。宣和間爲太常少卿,金人南下,因刺臂血上疏,請徽宗禪位太子以號召天下。欽宗立,歷任兵部侍郎、東京留守、親征行營使。堅主抗金,反對遷都,積極備戰,迫使金兵撤離。未幾以“專主戰議”被逐。高宗建炎元年,進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力主聯合兩河義士,薦宗澤,然高宗意存茍安,爲相僅七十五日即罷。後屢陳抗金大計,均未納。卒諡忠定。有《樑溪集》。
► 1659篇诗文
李綱的其他作品
- 《 奉贈宣撫孟參政二首 》 —— [ 宋 ] 李綱
- 《 久不飲酒春日得家問喜甚與宗之對酌調馬驛中速飲數觥徑醉醉中和東坡醉題四首 》 —— [ 宋 ] 李綱
- 《 午暑憩夜明館道傍清流激湍可愛所乏者茂林修竹耳二首 》 —— [ 宋 ] 李綱
- 《 次韻周元仲見寄二首 》 —— [ 宋 ] 李綱
- 《 次韻和淵明飲酒詩二十首 》 —— [ 宋 ] 李綱
- 《 歸次海康登平仙亭次萊公韻雷廟讀丁晉公所作碑 》 —— [ 宋 ] 李綱
- 《 七月六日通夕大雨闔境告足豐年之慶枕上用前韻再賦兩篇呈全真諸公 》 —— [ 宋 ] 李綱
- 《 九日與宗之對酌懷樑溪諸季時菊花猶未結蕊於藥果中得茱萸泛酒有饋山果海鮮者多素所不識賦詩見意二首 》 —— [ 宋 ] 李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