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餤(dàn):本義爲進食,這裏可理解爲侵蝕、消磨。
- 烏兔:古代神話傳說中,日中有烏,月中有兔,這裏指日月。
- 蘋(pín):一種水生植物。
- 襮(bó):繡有花紋的衣領。
- 旄(máo):古代用犛牛尾裝飾的旗子。
翻譯
風雨不斷地侵蝕消磨着時光,這並非是爲了日月的運行謀劃。秋霜鳴叫時鐘聲也與之相應,水蘋秀美時鹿兒能夠尋得。如同有花紋的衣領和帽子之後,又似用犛牛尾裝飾的旗子和畝丘一般。那神仙居住的山無法到達,這裏也是如鳳麟般珍貴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歲暮時節山居的所見所感。詩的開頭,作者感慨風雨對時間的消磨,顯示出一種對自然力量的無奈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接下來,通過霜鳴與鍾應、蘋秀與鹿求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界中事物之間的相互呼應和關聯,給人一種和諧的美感。詩中用「如襮如冠後,似旄似畝丘」這樣的形象比喻,增加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讓讀者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作者所表達的意象。最後,作者表達了此地雖非神山,但也是珍貴之地的情感,體現了對所處環境的一種珍視和認可。整首詩意境清幽,語言優美,富有哲理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