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程芳遠遊方卷

· 藍仁
留形且作地行仙,依止名山五十年。 雲水遠遊天下半,鬆筠高節歲寒全。 清吟近日窺風雅,真訣先天講洞玄。 吾弟論交多換骨,還丹未許老夫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留形:道家術語,謂保其形體而不老。讀音:liú xíng
  • 地行仙:佛典中所記的長壽神仙,後喻高壽或隱逸閒適之人。讀音:dì xíng xiān
  • 依止:依靠,止住。讀音:yī zhǐ
  • 鬆筠:松樹和竹子。讀音:sōng yún
  • 高節:高尚的節操。
  • 歲寒:一年中的寒冷季節,常喻困境。
  • 清吟:清美的吟哦,清雅地吟誦。
  • 風雅:《詩經》中的《國風》和《大雅》《小雅》,後泛指詩文方面的事。
  • 真訣:指修道成仙的口訣。
  • 先天:先於天時而行事,有先見之明。這裏指道的本體。
  • 洞玄:道教教義的一個方面,洞徹玄妙的道理。
  • 換骨:道教謂服食仙酒、金丹等使之化骨昇仙,這裏指在思想上得到提升。

翻譯

想要保留形體而成爲長壽的神仙,依靠名山居住長達五十年。 像雲水一樣遠遊天下過半的地方,如松竹般擁有高尚的節操,在寒冬中也能保全。 近來清雅地吟誦,窺探到了詩文的風雅之處,先天就知曉講說道教教義中洞徹玄妙的道理。 我的弟弟論交情多是能使人思想得到提升的,但是還丹的祕訣還不能允許我這個老頭子傳授給他。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爲程芳遠的遊方卷所題。詩中描述了程芳遠的追求和境界。首聯表達了他對長生和隱逸生活的嚮往,希望能像地行仙一樣,依止名山度過長久的時光。頷聯通過雲水遠遊和鬆筠高節,展現了他的灑脫和高尚品德,即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操守。頸聯則強調了他在文學和道教教義方面的造詣,能夠清雅吟誦,領悟風雅,理解洞玄之理。尾聯提到作者的弟弟在交友中能夠給人帶來思想上的提升,但還丹之術作者卻不能傳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體現了對程芳遠的讚美,也反映了作者對人生、文學和道教的思考。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