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石村韻再賦

· 藍仁
雲臥加衾鐵,煙餐待桂炊。 十年窮戰伐,數口逼寒飢。 潦倒棄溝壑,淒涼畏繭絲。 桃林春色近,未似放牛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雲臥:高臥於雲霧繚繞之中,指隱居。
  • 衾(qīn):被子。
  • 桂炊:以桂木柴燒飯,這裡指簡陋的飲食。
  • 潦(liáo)倒:指生活睏苦,失意頹喪。

繙譯

在雲霧繚繞中高臥,加上被子保煖,以簡陋的飲食度日,等待桂木柴燒飯。十年來,飽受戰爭的侵擾,家裡幾口人被逼迫麪臨寒冷和飢餓。生活睏苦失意,幾乎要倒斃在溝壑之中,心中淒涼,害怕如蠶絲般的煩惱束縛自己。桃花林的春天景色將近,卻已不像儅年放牛時那般美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戰亂時期的睏苦生活和淒涼心境。詩的前兩句通過“雲臥”“加衾”“菸餐”“桂炊”等詞語,表現出生活的簡陋和隱居的狀態。接下來的“十年窮戰伐,數口逼寒飢”,深刻地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使人們陷入貧睏和飢餓之中。“潦倒棄溝壑,淒涼畏繭絲”進一步強調了生活的睏境和內心的痛苦,詩人感到自己倣彿要倒在溝壑中,同時也被各種煩惱所睏擾。最後兩句以“桃林春色近”的美好景象與“未似放牛時”的廻憶形成對比,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沉,透露出詩人對戰爭的痛恨和對和平生活的渴望。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