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朱道士通上人夜談因送予歸賦此

· 謝榛
二高多道氣,乘夜訪幽棲。 瑤草元無種,青蓮不染泥。 鶴閒丹鼎外,月在法雲西。 相送還成笑,分明過虎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道氣:超凡脫俗的氣質。
  • 幽棲:幽靜的居處,這裏指隱居之所。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這裏比喻美好的事物。(瑤:yáo)
  • 青蓮:青色蓮花,佛教以爲蓮花清淨無染,這裏象徵高潔的品格。
  • 丹鼎:煉丹用的鼎爐。
  • 法雲:佛法如雲,覆蓋一切。

翻譯

兩位高人道行高深且氣質超凡,趁着夜晚來拜訪我這幽靜的居處。 傳說中的仙草原本就非尋常種子所生,青色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 仙鶴悠閒地在煉丹的鼎爐之外,月亮高掛在佛法如雲的西邊。 相互送別時還發出歡快的笑聲,這情景分明是像經過了虎溪一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朱道士、通上人夜談後送他們歸去的情景。詩中通過「道氣」「幽棲」「瑤草」「青蓮」「丹鼎」「法雲」等富有宗教和詩意的詞彙,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清幽高遠的意境。詩中既表達了對道士和上人高潔品性的讚美,也通過「相送還成笑」表現出他們之間的友好和愉悅。最後以「分明過虎溪」作結,借用佛教典故,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神祕色彩。整體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富有韻味。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