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少尹文甫之華陰

· 謝榛
燕市離歌動,殊非故國聞。 清樽聊共我,黃髮更憐君。 縣隱潼關樹,堂流華岳雲。 不知鬆月下,誰與坐宵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市:古代的燕國都市,這裏指的是京城。(「燕」:yān)
  • 殊非:很不是,完全不是。
  • 故國:故鄉,家鄉。
  • 清樽:指清酒。
  • 黃髮:指老年人,老人的頭髮由白轉黃,是長壽的象徵。

翻譯

在京城的離別之歌響起,這完全不是在故鄉所聽到的。清酒暫且與我一同相伴,我更憐惜您這位老者。華陰縣隱藏在潼關的樹木之中,縣衙大堂上飄蕩着華山的彩雲。不知道在那松樹下的月光中,誰會與您一起坐到夜半時分。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謝榛爲送趙少尹文甫去華陰而作。詩的首聯通過「燕市離歌」營造出一種離別的氛圍,同時表達出詩人在京城聽到離歌時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頷聯中,詩人借清酒和對趙少尹的憐惜之情,進一步深化了離別的情感。頸聯描繪了華陰縣的景色,潼關的樹和華山上的雲,給人一種雄渾壯闊的感覺。尾聯則以想象的畫面結尾,在鬆月下誰與趙少尹共度夜晚,表現出詩人對友人的關切和不捨。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簡潔,情感真摯,將離別之情與對友人的祝福、對目的地的描繪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