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過王郎中學甫時園桃始花留酌

· 謝榛
欲訪桃源去,先看獨樹春。 無言當令節,有色淨風塵。 不取傾壺醉,其如滿眼新。 仙郎能下榻,華月復留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桃源:指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常用來象徵美好、寧靜的地方。(「源」讀音:yuán)
  • 令節:美好的節日,這裏指清明節。(「令」讀音:lìng)
  • 仙郎:對王郎的美稱。

翻譯

想要去尋覓那世外桃源,先看到這獨樹綻放着春色。 默默無語正逢這清明佳節,鮮豔的花朵淨化了塵世的紛擾。 不想盡情飲酒而沉醉,怎奈滿眼都是新鮮的景象。 王郎能夠熱情款待,美好的月光也再次將人挽留。

賞析

這首詩以尋訪世外桃源爲引,通過對園中桃花的描繪,展現了清明節時的美好景象和寧靜氛圍。詩中「欲訪桃源去,先看獨樹春」,表達了詩人對美好境界的嚮往,而園中盛開的桃花則是這美好境界的一個象徵。「無言當令節,有色淨風塵」,在清明這個特殊的節日裏,桃花的美麗似乎讓塵世的喧囂與紛擾都得到了淨化。「不取傾壺醉,其如滿眼新」,詩人被眼前的新鮮景象所吸引,沉醉其中,而不是僅僅因爲飲酒而沉醉。最後兩句「仙郎能下榻,華月復留人」,則表現了詩人在王郎中學甫的熱情款待下,感受到了賓至如歸的溫暖,同時美好的月光也增添了幾分詩意和寧靜。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清新自然,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傳達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