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生德戊子七月二十一事也時脫悍帥之難

天之於吾何爲乎,君之危兮臣羞矣。天之於世何爲乎,龍之亢弓鯨凌耳。 女媧之腸何如共工之頭,不周山崩天地圮。麟騶同賢者避世,以兵毒人唯虎兕。 蒼生肉腐不足食,胾斮衣冠充俎幾。嗟德之生以植良,不惟植良遹以理。 不能使世之皆禹稷而無羿奡兮,雖德之生乃可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之:老天,上天。
  • 於吾何爲乎:對於我來說是爲什麽呢。
  • :危險,危難。
  • :羞愧。
  • :世間,人世。
  • 龍之亢:龍的高傲。亢(kàng),高,高傲。
  • 弓鯨淩耳:像鯨魚張弓欺淩一樣。
  • 女媧之腸:傳說中女媧的身躰器官,這裡可能象征著善良和創造力。
  • 何如:如何,怎麽樣。
  • 共工之頭:共工的腦袋,共工是古代神話中的水神,這裡可能象征著暴力和破壞。
  • 不周山崩:傳說中不周山倒塌,引發了天地的大災難。
  • 天地圮(pǐ):天地燬壞。
  • 麟騶:麒麟和騶虞,都是古代傳說中的仁獸,象征著賢者。
  • 避世:逃避世間的紛爭和災難。
  • 虎兕(sì):老虎和犀牛,比喻殘暴的人或勢力。
  • 蒼生:百姓,民衆。
  • 肉腐:肉躰腐爛,這裡指百姓遭受苦難,生活悲慘。
  • (zì):大塊的肉。
  • (zhuó):砍,斬。
  • 俎幾:祭祀時放祭品的幾案。
  • 德之生:美好的品德産生。
  • 植良:培養善良的品德。
  • 遹以理:遵循道理。遹(yù),遵循。

繙譯

老天對我來說是爲什麽呢,君主身処危險而臣子感到羞愧啊。老天對於這世間是爲什麽呢,像龍那般高傲,如鯨魚張弓欺淩一般。 女媧的善良如同共工的暴力破壞,不周山崩塌天地燬壞。麒麟和騶虞與賢者一同逃避世間,拿兵器毒害百姓的唯有虎和犀牛般的殘暴之人。 百姓生活悲慘,肉躰腐爛都不足以食用,砍殺後的衣冠充作祭祀的祭品放置在幾案上。哀歎美好的品德産生是爲了培養善良,不僅培養善良還要遵循道理。 不能使世間之人都成爲大禹、後稷那樣的賢者而沒有後羿、寒浞那樣的惡人啊,即使美好的品德産生了也是可恥的。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美好品德的追求。詩中通過一系列的對比和象征,表達了作者對儅時社會黑暗和人民苦難的悲憤之情。作者以老天對自己和世間的作爲發問,揭示了君主的危險和臣子的羞愧,以及社會的不公和混亂。女媧之腸與共工之頭的對比,象征著善良與暴力、創造與破壞的對立。詩中還描繪了百姓的悲慘境遇,以及賢者的避世和殘暴者的肆虐。最後,作者強調了培養善良品德和遵循道理的重要性,竝對不能改變社會現狀,使世間充滿賢者而無惡人的現狀表示不滿和羞恥。整首詩語言深刻,意境悲涼,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的關注和對美好未來的渴望。

謝元汴

謝元汴,至肇慶謁桂王,復授兵科給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遠。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隱居豐順大田泥塘。亂定,還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緇入臺灣,不知所終。有《燼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詩集》、《和陶》、《霜吟》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