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樑方伯乾吉

· 謝榛
相別京華歲月遙,雙林枉駕識仙標。 隔年投刺何疏懶,抱病參禪正寂寥。 河北劍霜嗟暮景,晉陽燈火憶春宵。 壯心莫道非王粲,幾欲從軍看射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雙林:借指寺院。
  • 枉駕:敬辭,指對方屈尊訪問自己。
  • 仙標:超凡脫俗的風標。
  • 投刺:投遞名帖。
  • 參禪:佛教禪宗的修行方法。
  • 河北劍霜:形容形勢嚴峻或環境艱苦。
  • (jiē):嘆息。
  • 暮景:傍晚的景色,比喻晚年。
  • 晉陽燈火:借指繁華熱鬧的景象。

翻譯

在京城分別後,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您屈尊來到寺院拜訪,我才得以見識您超凡脫俗的風采。隔年才投遞名帖,我真是太過疏懶了,如今抱病參禪,心中正感到寂寞。在河北,劍上的霜讓人感嘆晚景的淒涼,而晉陽的燈火則讓我回憶起春天的夜晚。我雖有壯志,不要說我不像王粲,好幾次都想要參軍去射鵰呢。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謝榛寫給梁方伯乾吉的。首聯回憶了與對方在京城分別後的時光,以及對方的來訪。頷聯表達了自己的疏懶和抱病參禪的寂寥心境。頸聯通過「河北劍霜」和「晉陽燈火」的對比,烘托出一種複雜的情感,既有對艱難境遇的感慨,又有對美好回憶的懷念。尾聯則抒發了自己的壯志,以王粲自比,表達了想要從軍的願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蒼涼,通過對各種景象和情感的描繪,展現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