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遊德芳韻

· 藍仁
兵戈已覺素心違,潦倒山林兩布衣。 茅屋春深桑柘薄,石田歲晚稻粱微。 綠尊但用平生足,白髮方知往事非。 九曲月明春水碧,夜深同坐釣魚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素心:本心,素願。
  • 潦倒(liáo dǎo):指頹廢、失意的樣子。
  • 桑柘(zhè):桑樹和柘樹。
  • 綠尊:亦作「綠樽」,酒杯。
  • 釣魚磯:釣魚時坐的石頭。

翻譯

戰爭已經讓我違背了自己的本心,我和德芳兩人失意地隱居在山林之中,過着平民的生活。 春天已深,茅屋周圍的桑樹和柘樹還很稀疏,石頭田地裏,每到年末收穫的稻穀和高粱也很少。 只要有這酒杯能滿足我平素的心意就足夠了,直到頭髮變白才明白過去的事情中有許多是錯誤的。 九曲溪的月色明亮,春天的水色碧綠,在夜深的時候,我們一同坐在釣魚的石頭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戰亂後的山林生活,表達了他對世事的感慨和對平靜生活的嚮往。詩的首聯寫出了詩人因戰爭而違背本心,過上潦倒的隱居生活,流露出一種無奈和失落。頷聯通過對茅屋周圍環境和石田收成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生活的艱苦。頸聯中,詩人借酒消愁,同時也意識到過去的一些事情存在問題,體現了他的反思。尾聯以優美的景色作結,九曲溪的明月春水和同坐釣魚磯的情景,給人一種寧靜、悠遠的感覺,也表現出詩人在困境中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