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魚呈劉河泊

· 藍仁
河官頓頓食魚羹,不待侯門有鋏聲。 老子平生藜藿口,狂來猶欲膾長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河官:掌琯河流治理等事務的官員。
  • 頓頓:表示每一頓,頻繁。
  • 鋏(jiá)聲:這裡指馮諼彈鋏而歌,希望得到更好待遇的典故。
  • 藜藿(lí huò):指粗劣的飯菜。

繙譯

河官每一頓都喫魚羹,不需要像馮諼那樣彈劍唱歌以求更好的待遇。我這輩子喫的都是粗茶淡飯,狂妄起來的時候還想要把長鯨切成魚片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河官頓頓食魚羹的情景,與自己平生的藜藿之食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一種複襍的情感。一方麪,對河官的生活有所諷刺,暗示他們的奢侈;另一方麪,又表現出詩人內心的一種豪放與不羈,即使自己生活簡樸,卻依然有著狂放的想象和氣概。最後一句“狂來猶欲膾長鯨”,以誇張的手法展現了詩人的壯志豪情,使整首詩在平淡的敘述中蘊含著一種獨特的力量。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