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過西湖

· 謝榛
悵望西山路,曾經胡馬過。 重來把楊柳,獨立向煙波。 日影峯頭盡,春寒湖上多。 漁樵一相見,猶爲話兵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悵望:惆悵地遠望。
  • 胡馬:指外族入侵的騎兵,這裏指侵擾明朝的韃靼騎兵。(「韃靼」讀音:dá dá)
  • 煙波: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

翻譯

懷着惆悵的心情遠望西山路,這裏曾經有韃靼的騎兵經過。如今我再次來到這裏,折下楊柳枝,獨自面對這煙霧籠罩的湖水。太陽的影子在山峯頂端消失,春天的寒意在湖面上更加明顯。漁夫和樵夫一見面,仍然在談論着戰爭的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重遊西湖時的所見所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盪和人民的苦難。詩的首聯通過「悵望」一詞,奠定了全詩憂傷的基調,同時提到西山路上曾有胡馬經過,暗示了戰爭帶來的破壞。頷聯中詩人「重來」卻只能「獨立向煙波」,表現出一種孤獨和無奈。頸聯描寫日影消失,春寒仍在湖上瀰漫,進一步烘托出冷清的氛圍。尾聯借漁樵之口道出戰爭的影響依然存在,深化了主題。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百姓疾苦的同情。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