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鄴二首

· 謝榛
客路多芳草,還家春服成。 交遊嗟獻賦,妻子問謀生。 自得山林計,深知猿鳥情。 一樽吟薄暮,風雨閉柴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è):古地名,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
  • 春服:春日穿的衣服。
  • 交遊:朋友。
  • (jiē):表示感歎。
  • 獻賦:作賦獻給皇帝,以示自己的才學,這裡借指謀取功名。

繙譯

在外漂泊的路上有許多芬芳的青草,廻到家中春日的衣服已經做好。朋友們都在感歎謀取功名之事,妻子詢問如何維持生計。自己獲得了在山林中生活的辦法,深深知曉猿鳥的性情。在傍晚時分一邊飲酒一邊吟詩,風雨來臨,關上柴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歸家後的情景和心境。詩的開頭,“客路多芳草,還家春服成”,以春天的景象開篇,暗示著歸鄕的時節和新的開始。“交遊嗟獻賦,妻子問謀生”,則表現出了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人們對功名與生計的關注。然而,詩人卻有著自己的追求,“自得山林計,深知猿鳥情”,他在山林中找到了內心的甯靜和滿足,對自然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最後兩句“一樽吟薄暮,風雨閉柴荊”,營造出一種悠然自得的氛圍,詩人在傍晚飲酒吟詩,任憑風雨吹打,關閉柴門,享受著內心的安甯。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脫態度。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