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嘆

· 謝榛
世事底相迫,人間誰獨醒。 行歌仍白石,把閱且黃庭。 山迥雲時出,天高霜夜零。 菉葹無久色,松柏向人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dǐ):何,什麼。
  • 獨醒:獨自清醒,指不同流俗。
  • 行歌:邊行走邊歌唱。
  • 白石:這裏指一種美好自然的景象或富有詩意的情境。
  • 把閱:手持閱讀。
  • 黃庭:道教經典《黃庭經》,這裏泛指道書。
  • (jiǒng):遠。
  • :降落,落下。
  • 菉葹(lù shī):兩種惡草,比喻讒佞小人。

翻譯

世間的事究竟爲何相互逼迫呢,在這人間又有誰能夠獨自保持清醒。 邊行走邊歌唱,面對的是美好的自然景象,手持道書進行閱讀。 山峯遙遠,雲彩不時飄出,天空高遠,秋霜在寒夜中降落。 菉葹這種惡草不會長久保持鮮豔的顏色,而松柏卻始終向着人們展現出青翠的模樣。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詩的開頭兩句,詩人感嘆世事的無奈和衆人的混沌,只有自己似乎是清醒的,但這種清醒又帶着一種孤獨和無奈。接下來的兩句,「行歌仍白石,把閱且黃庭」,描繪了詩人在自然中尋求慰藉,通過欣賞美景和閱讀道書來尋找內心的平靜。「山迥雲時出,天高霜夜零」,寫出了高遠的山峯、飄動的雲彩和寒冷的秋夜,營造出一種清冷、幽靜的氛圍。最後兩句,詩人以菉葹和松柏爲喻,表達了對讒佞小人的不屑和對正直、堅韌品質的讚美。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簡潔,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洞察和對美好品質的追求。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