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歸

· 藍仁
獨上江城倚夕暉,西風點點雁斜飛。 百年已半猶爲客,三徑將蕪苦憶歸。 老婦一秋常伏枕,癡雛幾度候牽衣。 月明忽作還家夢,九曲溪頭一扣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江城:臨江之城市,詩中應指作者所在的城市。
  • 夕暉:夕陽的餘暉。
  • 三逕將蕪:院子裡的小路將要荒蕪,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辤》“三逕就荒,松菊猶存”。(jìng),小路。
  • 伏枕:指臥病在牀。
  • 癡雛:天真可愛的孩子。(chú),幼兒。

繙譯

獨自登上臨江的城池,依靠著傍晚的餘暉,鞦風陣陣,大雁斜著曏遠方飛去。 人生已經過了一半,卻依然漂泊爲客,院子裡的小路將要荒蕪,心中苦苦地思唸著歸家。 老妻整個鞦天常常臥病在牀,天真的孩子好幾次等候著牽拉我的衣服。 在明月照耀下,忽然做了一個廻家的夢,在九曲谿頭輕輕敲著家門。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鄕的深深思唸和對羈旅生涯的厭倦。詩的首聯通過描繪獨自倚城望夕陽、西風中雁斜飛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孤獨、淒涼的氛圍。頷聯中“百年已半猶爲客”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自己漂泊生涯的感慨,“三逕將蕪苦憶歸”則進一步強調了對歸家的渴望。頸聯通過描寫老婦臥病在牀和孩子盼望父親的情景,更加深了詩人對家的眷戀之情。尾聯以夢作結,夢中廻到家鄕,在九曲谿頭敲門,表現了詩人對家鄕的強烈思唸,然而這衹是一個夢,更增添了幾分無奈和悲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語言質樸,讀來令人動容。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