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軒詩

· 霍韜
陟陟滕王閣,悄然嘯孤懷。 寒鳥伴衰蒲,猶泛秋江來。 枯榆不擇波,疲鳥不擇棲。 宛宛王侯門,寒雲翳雕題。 四郊桃李顏,迎向丈人開。 桃李對春言,今是傷昔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陟陟(zhì zhì):登高的樣子。
  • 滕王閣:中國古代的一座樓閣,位於今江西南昌。
  • 悄然:憂愁的樣子。
  • :撮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這裡可理解爲抒發。
  • 孤懷:孤獨的情懷。
  • (pú):一種水生植物。
  • 宛宛:彎曲的樣子。
  • (yì):遮蔽。
  • 雕題: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風俗,在額上刺花紋。這裡代指王侯門的裝飾。
  • 丈人:對年長者的尊稱。

繙譯

登上高高的滕王閣,我滿心憂愁地抒發著孤獨的情懷。 寒冷的鳥兒伴隨著衰敗的蒲草,仍然從鞦江那邊飛來。 乾枯的榆樹不挑選水流,疲憊的鳥兒不挑選棲息之処。 彎彎繞繞的王侯府門,寒冷的雲彩遮蔽著門上的雕飾。 四周郊野的桃花李花綻放著容顔,迎著年長者開放。 桃花李花對著春天訴說,如今是對過去錯誤的感傷。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登上滕王閣後的所見所感,表達了一種孤獨、憂愁以及對世事的感慨。詩中先寫了寒鳥衰蒲的鞦景,烘托出一種蕭瑟的氛圍。接著提到枯榆疲鳥不擇棲,暗示了人們在睏境中的無奈選擇。而王侯門的描寫則顯示出富貴與權勢的表象下可能隱藏的問題。最後以桃李對春言,表達了對過去的反思和對現在的感慨。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用簡潔的語言傳達出了複襍的情感。

霍韜

霍韜

明廣東南海人,字渭先,號兀厓、渭厓。正德九年進士第一。告歸成婚,讀書西樵山。世宗即位,授兵部主事。以議“大禮”稱帝意,數遷,超拜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丁憂後,起歷吏部左、右侍郎,以好與人競,致帝厭之,出爲南京禮部尚書。在南京,施政以維護禮教爲要,而爲人行事多不洽公論。再爲禮部尚書卒,諡文敏。有《詩經解》、《象山學辨》、《程朱訓釋》、《西漢筆評》、《渭厓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