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釋
- 促席:坐席互相靠近。促(cù)
- 搴芳:採摘花草。搴(qiān)
- 除:臺階。
- 安石野:指謝安在山野間的閒適生活,這裏借指高雅的聚會和閒適的交談。
- 子云廬:揚雄的居所,此處借指文人的書齋或住所。
翻譯
大家圍坐在一起,酒杯隨手可拿,採摘來的鮮花映照着臺階。我們像謝安那樣在山野間閒適地交談着棋局,像揚雄那樣在書齋中探討着文字。景物在寒冷中變換着,歲月的光影照進雙鬢,讓人感到年華的流逝,髮絲也漸漸稀疏。還是憐憫那魏國的公子,他的情誼都傾注在前魚上。(注:「魏公子」和「前魚」的典故,據《戰國策·魏策》記載,戰國時魏國有個叫侯嬴的隱士,是位賢才。信陵君知道後,親自駕車去邀請他。侯嬴故意讓信陵君帶着他在市場上拜訪朋友,信陵君不僅毫無慍色,而且更加恭敬。到了信陵君家,侯嬴被奉爲上賓,並被委以重任。侯嬴爲信陵君出謀劃策,竊符救趙,成就了信陵君的威名。信陵君在大擺酒宴、款待賓客時,親自執轡迎接侯嬴,並在宴會上爲侯嬴祝壽,還特地把侯嬴的上坐讓給另一位隱士朱亥。酒宴上,信陵君站起來,走到侯嬴面前,捧起一杯酒,向他祝福,侯嬴接過酒,一飲而盡,然後對信陵君說:「我本是看門的小吏,承蒙公子厚愛,不以我爲卑鄙,親自駕車迎接我。我故意在市場上逗留,想借此觀察公子的爲人,公子果然待人謙恭,毫無驕色。人們都認爲我是小人,以得到公子的厚待爲榮幸,而不知公子這樣做是爲了求得賢士,期望能爲國效力。如今我已經爲公子考慮好了一個計謀:魏國有個叫如姬的妃子,很得魏王的寵愛。她的父親被人殺害,她悲憤欲絕,發誓要報殺父之仇。她知道公子的爲人,曾託人向公子求助。公子派人找到了那個兇手,爲如姬報了仇。如姬感激公子的大恩,願意爲公子效命。現在秦國攻打趙國,趙國危急,向魏國求救。魏王害怕秦國,不敢出兵。公子可以請求如姬從魏王的臥室裏偷出虎符,然後憑藉虎符奪取晉鄙的兵權,率領軍隊去解救趙國。這樣,既可解趙國之圍,又可樹立公子的威名。」信陵君聽了,欣然同意。他按照侯嬴的計謀,果然偷出了虎符,奪取了晉鄙的兵權,率領軍隊打敗了秦軍,解了趙國之圍。事後,信陵君知道,這一切都是侯嬴爲他謀劃的。他感激侯嬴的幫助,親自到侯嬴的住所去致謝。可是,侯嬴卻對他說:「我本是一個看守城門的小吏,承蒙公子厚愛,讓我有機會爲公子效力。如今我的使命已經完成,我應該爲公子去死了。」說完,侯嬴就刎頸自殺了。信陵君十分悲痛,他把侯嬴厚葬在大梁城的郊外,並把侯嬴視爲自己的恩人。從此以後,人們就用「前魚」來比喻受到恩遇的人,用「竭情」來表示竭盡全力地報答恩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至後在元禎叔宅中的聚會情景。詩中通過對聚會場景的描寫,如促席而坐、採摘花草、談論棋局與文字等,展現出文人雅士的閒適生活和高雅情趣。同時,詩中也提到了景物的變化和時光的流逝,增添了一絲淡淡的感慨。最後,詩人用「魏公子」和「前魚」的典故,表達了對情誼和感恩的重視。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既體現了文人的生活情趣,又蘊含了對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