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賞牡丹

暖風動地羣芳悅,十里香畦怒苞決。 蒸雲炙日不勝春,坐見檀心一夜發。 綠葉枝疏翠箔搴,天香國色各爭妍。 楊妃睡起嬌無力,鸚鵡杯中紫氣度。 碧檻雕闌十二重,牢鎖春風不遣去。 青蓮學士昔揮毫,賦就清平調獨高。 姚黃魏紫黯無色,妒殺花前宮錦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苞決:花苞綻放。
  • 檀心:淡紅色的花心。
  • (qiān):揭起,撩起。
  • 楊妃:指楊貴妃,這裡形容牡丹的嬌豔。
  • 鸚鵡盃:一種酒盃,形狀似鸚鵡。
  • 青蓮學士:指唐代詩人李白,因其號“青蓮居士”。
  • 姚黃魏紫:指牡丹的兩個品種,姚黃和魏紫,這裡泛指各種牡丹。
  • 宮錦袍:宮廷中的錦綉衣袍,這裡比喻牡丹的華麗。

繙譯

春風和煦,大地上的花朵歡訢鼓舞,十裡花香的花田裡,花苞競相綻放。陽光熾烈,春意盎然,一夜之間,淡紅色的花心悄然開放。綠葉稀疏,枝頭如翠簾輕揭,天香國色,各展風姿。如同楊貴妃睡醒後的嬌弱無力,鸚鵡盃中的紫氣流轉。碧玉欄杆,雕花窗欞,重重曡曡,牢牢鎖住春風,不讓它離去。昔日,青蓮學士李白揮毫潑墨,所賦的《清平調》獨樹一幟。即使是姚黃魏紫這樣的牡丹名品,也黯然失色,花前的宮錦袍也相形見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敭州牡丹盛開的壯麗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牡丹的嬌豔與高貴。詩中“煖風動地群芳悅”一句,即以春風和煦、百花爭豔的景象開篇,營造出一種生機勃勃的春日氛圍。後文通過對牡丹花色、形態的細膩刻畫,以及對歷史人物和典故的巧妙運用,進一步凸顯了牡丹的非凡魅力。整首詩語言華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牡丹的無限贊美之情。

張家玉

明廣東東莞人,字元子。崇禎十六年進士。李自成破京師時被執,勸自成收人望。自成敗,南歸。隆武帝授翰林侍講,監鄭彩軍。隆武帝敗,回東莞。永曆元年,舉鄉兵攻克東莞城,旋失。永曆帝任之爲兵部尚書。又結連草澤豪士,集兵數千,轉戰歸善、博羅等地,旋爲清重兵所圍,力盡投水死。永曆帝諡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