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宣掾李伯魯北上

憶昔君家先柱史,骯髒不與世低昂。 春秋千古寸心赤,風雪十年霜鬢蒼。 丹穴之雛有文章,早陪時髦歘高翔。 東行吳會西江湘,鷺車所歷飛秋霜。 崎嶇五嶺求盜使,何能慁君此彷徨。 英英大閫殿南服,淮海襟帶環其疆。 幕中芙蓉白日靜,筆下玉蕊春風香。 三年笑談此日別,別意已覺隨飛檣。 鶯啼冥冥江樹綠,雁去漠漠河流黃。 天街析木霄漢上,列宿清潤垂光芒。 君家世德理必復,君今升矣我所望。 人生變化安可量,人生變化安可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肮髒(āng zāng):指性格剛直不阿。 時髦(shí máo):指儅時的傑出人物。 鷺車(lù chē):古代官員的代稱。 慁(hùn):打擾,煩擾。 大閫(dà kǔn):指重要的軍事或政治區域。 玉蕊(yù ruǐ):指精美的花蕊,比喻文筆或書法的精美。 析木(xī mù):古代天文學中指天上的星宿。

繙譯

記得你家先輩是那位剛直不阿的史官,不隨世俗高低起伏。他一生忠誠於春鞦大義,心懷赤誠,十年風雪使得他鬢發蒼白。你就像那丹穴中的雛鳥,有著卓越的才華,早早地陪伴在傑出人物身邊,展翅高飛。你曾東遊吳會,西至江湘,所到之処如鞦霜般清冷。在崎嶇的五嶺間尋找盜賊,你的才華怎能被這般徬徨所睏擾。你英勇地鎮守在南方的要地,淮海環繞著你的疆域。在靜謐的白日裡,你筆下的文字如同芙蓉般美麗,春風中散發著玉蕊的香氣。三年的笑談今日就要分別,別離的情感已隨著飛馳的帆船遠去。鶯鳥在朦朧的江樹間啼鳴,綠意盎然;雁群離去,漠漠的河流泛著黃光。天上的街市在析木星宿之上,星光清潤,垂下光芒。你家族的德行必將複興,你現在陞遷了,正是我所期望的。人生的變化真是難以預料,人生的變化真是難以預料。

賞析

這首詩是張以甯送別宣掾李伯魯北上之作,通過對李伯魯家族歷史的廻顧和對李伯魯個人才華的贊美,表達了對其北上的期望和祝福。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肮髒不與世低昂”形容李伯魯先輩的剛直,“丹穴之雛有文章”比喻李伯魯的才華,以及“幕中芙蓉白日靜”等描繪李伯魯的文筆之美。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