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首得故人書卻報

臥病經時歲已遷,故人長鋏尚風煙。 江梅消息春前得,朔雁音書雪後傳。 四壁不堪重減產,二毛何可又增年。 相思無奈芳醅熟,猶阻東鄰甕底眠。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首:年初,一年的開始。
  • 故人:老朋友。
  • 長鋏:長劍,這裏比喻遠行或流浪。
  • 風煙:比喻旅途的艱辛或生活的困頓。
  • 江梅:江邊的梅花。
  • 朔雁:北方的大雁,常用來比喻傳遞書信的使者。
  • 音書:書信。
  • 四壁:四面牆壁,形容家境貧寒。
  • 減產:減少收入或財產。
  • 二毛:指頭髮斑白,形容年老。
  • 增年:增加歲數,即變老。
  • 芳醅:美酒。
  • 東鄰:東邊的鄰居。
  • 甕底眠:指在酒甕旁醉臥,形容醉酒的狀態。

翻譯

年初收到老朋友的來信,告知近況。我臥病已久,時光匆匆,而老友依舊在外流浪,生活困頓。從江邊的梅花得知春天的消息,北方的大雁在雪後帶來了朋友的書信。家中貧困,四面牆壁見證了財產的減少,而我的頭髮斑白,歲月又無情地增添了年歲。思念之情無法抑制,美酒已熟,卻因醉酒而未能與東鄰共飲,共享那甕底之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故人的思念及自身境遇的感慨。詩中,「歲首」與「臥病」形成對比,突顯了時光的流逝與個人的無奈。通過「江梅」與「朔雁」的意象,詩人巧妙地傳達了季節的變遷和友情的溫暖。末句以「芳醅熟」與「甕底眠」作結,既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也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現狀的無奈接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深切懷念和對生活的深刻體驗。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