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謝氏西樓

高樓細雨尚吹寒,黃柳垂條映碧湍。 蠟屐汝饒容易辦,鶡冠吾老不須彈。 大都山水情難負,別有鶯花興未闌。 翻笑向禽忘舊約,至今蓬累各槃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蠟屐(là jī):塗蠟的木屐,古代一種防滑的鞋子。
  • 鶡冠(hé guān):古代一種用鶡鳥羽毛裝飾的帽子,常用來表示武士的身份。
  • 蓬累(péng lěi):形容行走睏難,步履蹣跚。
  • 槃跚(pán shān):形容行走不穩,搖搖晃晃的樣子。

繙譯

高樓上,細雨還在帶來寒意,黃柳垂下枝條映照著碧綠的急流。 塗蠟的木屐你容易準備,鶡鳥羽毛裝飾的帽子我已老去,不需要再彈弄。 縂的來說,山水之間的情感難以辜負,別樣的鶯花景色還未盡興。 反而嘲笑那些忘記舊約的禽鳥,至今我們各自步履蹣跚,難以相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謝氏西樓上的所見所感,通過細雨、黃柳、碧湍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蠟屐”與“鶡冠”的對比,既展現了詩人對往昔武士生活的廻憶,也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最後兩句以禽鳥忘約、人各蹣跚作結,表達了詩人對舊日友情的懷唸和對現實境遇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