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庵

如何城市有仙家,洞壑玲瓏石磴斜。 鬆檜翠流衣盡溼,芙蓉紫散屐生霞。 令威蛻骨真成鶴,曼倩蟠桃又着花。 清夜下方棲使者,洞簫聽徹寂無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陽庵: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道教寺廟。
  • 洞壑:山洞和溝壑。
  • 玲瓏:精巧細緻。
  • 石磴:石階。
  • 鬆檜:松樹和檜樹,常綠樹木。
  • 芙蓉:荷花。
  • :木底鞋。
  • 令威:傳說中的仙人。
  • 曼倩:傳說中的仙女。
  • 蟠桃:神話中的一種仙果,象徵長壽。
  • 清夜:寧靜的夜晚。
  • 下方:指人間。
  • 使者:這裏指仙人或神靈的使者。
  • 洞簫:一種樂器,常用於道教音樂。

翻譯

爲何在這繁華的都市中,竟藏有如此仙境般的居所?山洞和溝壑精巧細緻,石階斜斜而上。松樹和檜樹的翠綠,彷彿能滴水溼透衣衫;荷花紫豔,散發出光芒,彷彿讓木鞋也生出了霞光。傳說中的仙人令威,其蛻變的骨頭真的化作了仙鶴;仙女曼倩,她的蟠桃樹又開滿了花朵。在這寧靜的夜晚,仙人或神靈的使者棲息於此,洞簫的樂聲聽來,四周寂靜無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紫陽庵的幽靜與神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刻畫,展現了道教仙境的理想化景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鬆檜翠流」、「芙蓉紫散」,生動地描繪了山中的清新與生機。同時,通過提及仙人令威和曼倩的傳說,增添了詩歌的神祕色彩,使讀者彷彿置身於一個超脫塵世的仙境之中。結尾處的「洞簫聽徹寂無譁」,更是以音樂的靜謐來象徵整個環境的寧靜與超然,體現了詩人對道教仙境的嚮往與讚美。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