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翥畫便面

· 張羽
垂釣亂蒲間,心將鷗鳥閒。 長竿不設餌,孤艇坐看山。 清曉乘流出,薄暮放歌還。 寄言同羣者,所得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zhù):鳥飛翔的樣子。
  • 便面:古代用來遮擋面部的扇子。
  • 鷗鳥:海鷗,常用來象徵自由和無拘無束。
  • 長竿:釣魚用的長竹竿。
  • 不設餌:沒有放置魚餌。
  • 孤艇:單獨的小船。
  • 清曉:清晨。
  • 薄暮:傍晚。
  • 同羣者:志同道合的朋友。

翻譯

在雜亂的蒲草間垂釣,心情如同海鷗一樣閒適。 手持長竿卻沒有放魚餌,獨自坐在小船上欣賞山景。 清晨隨着流水出發,傍晚時分放聲歌唱歸來。 寄語給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們,我所得到的並非尋常之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的垂釣圖景,通過「垂釣亂蒲間」和「長竿不設餌」等細節,展現了詩人超然物外、追求心靈自由的生活態度。詩中的「孤艇坐看山」和「薄暮放歌還」進一步以自然景觀和自由行動來表達詩人的閒適與豁達。最後兩句則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於精神追求的重視,認爲真正的所得遠非物質所能衡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靈自由的審美情趣。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