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坊以道瀏陽寓寶林寺遺瀏上人

湘水衡雲道路曼,暫投琴劍憩禪關。 一檐花影一檐竹,四面湖光四面山。 青野謾酣黃鶴夢,白雲常伴老僧閒。 孤城未入瀏陽境,民瘼原來想一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湘水:指湘江,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 衡雲:指衡山雲霧,衡山是中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
  • :長,遠。
  • 琴劍:琴與劍,古代文人隨身攜帶之物,琴代表文,劍代表武。
  • :休息。
  • 禪關:指寺院,禪宗的脩行場所。
  • :屋簷。
  • :通“漫”,隨意,無拘無束。
  • 黃鶴夢:比喻虛幻的夢想或往事。
  • 老僧:年老的僧人。
  • :同“閑”,悠閑。
  • 孤城:孤立的城池。
  • 民瘼:百姓的疾苦。

繙譯

湘江的水,衡山的雲,道路漫長,我暫時放下琴劍,在禪寺中休息。屋簷下是花影和竹影,四周是湖光和山色。田野間隨意酣睡,如同黃鶴的夢境,白雲常常陪伴著悠閑的老僧。我尚未進入瀏陽境內,但想來百姓的疾苦都是一樣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湘水、衡雲、琴劍等意象,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詩人的文人氣質。詩中“一簷花影一簷竹,四麪湖光四麪山”巧妙地運用了對仗,描繪出甯靜而美麗的自然景色,躰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曏往。末句“民瘼原來想一般”則透露出詩人對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展現了其人文關懷的一麪。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