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支隱士

華山高枕臥希夷,花落花開總不知。 鼎沸火銷丹熟候,月明風送鶴歸時。 劉伶每作三年醉,王質長看一局棋。 仙掌九霄多玉屑,欲憑山鬼借療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山:中國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
  • 希夷:指道家追求的虛無恬淡的境界。
  • 鼎沸:形容煉丹時鼎中液體沸騰的樣子。
  • 劉伶:西晉時期的文學家,以嗜酒著稱。
  • 王質:傳說中的仙人,據說他觀看一局棋局後,世間已過數百年。
  • 仙掌:指華山上的仙人掌峯。
  • 九霄:指天空的最高處,比喻極高的地方。
  • 玉屑:比喻珍貴的東西。
  • 山鬼:山中的神仙或精靈。
  • 療飢:解除飢餓。

翻譯

華山之上,我高枕無憂,追求那虛無恬淡的境界,花開花落,我全然不知。煉丹爐中火已沸騰,丹藥即將成熟,月光下,風兒送來了仙鶴歸巢的時刻。劉伶常常醉臥三年,王質則長久地觀看一局棋,世事變遷,他卻不覺。華山的仙人掌峯直插九霄,那裏有許多珍貴的玉屑,我欲藉助山中的神仙,藉以解除我的飢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超脫塵世的生活理想。詩中通過華山、煉丹、仙鶴等意象,展現了隱士追求的道家境界。劉伶和王質的典故,進一步強調了隱士對世俗的超然態度。結尾的「仙掌九霄多玉屑,欲憑山鬼借療飢」則表達了隱士對仙境的嚮往和對物質需求的淡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讚美和嚮往。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