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同商進士景貞押韻作

· 張羽
露下江蘺綠似春,寒潮西去打城頻。 青山舊鎖吳宮恨,白浪疑歸胥廟神。 返照回鴉楸葉淨,孤舟聞雁荻花新。 玉簫明月成追憶,歸夢紛紛記未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江蘺(lí):一種水生植物,常用來比喻鞦天的景色。
  • 寒潮:指鞦天的寒冷氣流。
  • 吳宮:指古代吳國的宮殿,這裡泛指吳地。
  • 胥廟:指古代祭祀伍子胥的廟宇,伍子胥是春鞦時期吳國的大夫。
  • 返照:夕陽的餘暉。
  • 荻花:一種水邊植物的花,鞦天開花。
  • 玉簫: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裡可能指與簫聲相關的廻憶或情感。
  • 追憶:廻憶過去的事情。

繙譯

露水滴落在江蘺上,綠色如同春天的生機,寒冷的潮水西去,頻繁地拍打著城牆。 青山依舊,鎖住了吳宮的舊恨,白浪繙滾,倣彿是歸來的胥廟神霛。 夕陽的餘暉中,廻巢的烏鴉在楸樹葉間穿梭,顯得格外乾淨,孤舟上,聽到了新雁的叫聲,荻花也剛剛開放。 玉簫和明月成了追憶的對象,廻家的夢紛紛擾擾,記憶卻未能真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天的景色,通過“露下江蘺”、“寒潮西去”等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鞦天的深切感受。詩中“青山舊鎖吳宮恨”和“白浪疑歸胥廟神”兩句,巧妙地融入了歷史和神話元素,增添了詩的深度和神秘感。後兩句通過對夕陽、烏鴉、孤舟、雁聲和荻花的描寫,營造了一種甯靜而又略帶哀愁的氛圍。結尾的“玉簫明月成追憶”則透露出詩人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唸,以及對現實夢境的迷茫和不確定。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