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出塞二首

列騎獵飛狐,龍城出虎符。 寶刀寒太白,繡甲卷天吳。 都尉稱強弩,將軍字破奴。 控弦三十萬,踊躍取休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狐:古代地名,位於今河北省淶源縣北,是古代邊塞要地。
  • 龍城:古代匈奴的都城,這裏指邊塞的敵對勢力。
  • 虎符:古代調兵遣將的信物,形狀似虎,分爲兩半,一半在皇帝手中,一半在將領手中,合符方可調動軍隊。
  • 太白:金星的別稱,這裏指明亮的星辰,比喻寶刀的鋒利。
  • 天吳:古代神話中的水神,這裏指繡甲上的圖案。
  • 都尉:古代官職名,相當於現代的將軍。
  • 強弩:強勁的弓弩,這裏指都尉的武力強大。
  • 破奴:將軍的字號,這裏指將軍的勇猛。
  • 控弦:指掌握弓箭,這裏指軍隊。
  • 休屠:古代地名,位於今甘肅省武威市,這裏指敵方的城池。

翻譯

我們列隊騎馬去獵捕飛狐,龍城那裏有虎符調兵遣將。 寶刀閃耀着寒光如同太白星,繡甲上的天吳圖案被捲起。 都尉以強弩自誇,將軍以破奴爲字號。 掌握着三十萬弓箭手,踊躍地準備攻取休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邊塞將士出征的壯闊場面,通過「列騎獵飛狐」、「寶刀寒太白」等意象,展現了將士們的英勇與決心。詩中「虎符」、「強弩」、「破奴」等詞語,不僅體現了古代戰爭的特色,也強調了將士們的武力和勇氣。最後一句「踊躍取休屠」表達了將士們攻城略地的決心和鬥志,整首詩充滿了邊塞詩的豪邁與激昂。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