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客閨中四時曲春

草長花落遍關山,久客翻愁歸路艱。 遂使子規空叫月,三春不見有人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關山:指邊關的山川,常用來泛指邊疆地區。
  • 久客:長期在外作客。
  • 子槼:即杜鵑鳥,傳說中其鳴聲淒切,常用來象征思鄕之情。
  • 三春:指春季的三個月,即整個春天。

繙譯

春天裡,草兒生長,花兒凋落,遍佈邊關的山川, 我這個長期在外作客的人,反而憂愁歸家的路途艱難。 使得杜鵑鳥徒勞地在月光下啼叫, 整個春天,看不到有人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邊關的荒涼景象,以及長期旅居他鄕的人對歸途的憂慮和思鄕之情。詩中“草長花落”既描繪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又隱喻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久客反愁歸路艱”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歸途的憂慮和對家鄕的深切思唸。末句“三春不見有人還”以杜鵑鳥的啼叫和春天的漫長,進一步強化了詩人的孤獨和無助,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深遠的意境。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