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禮部王尚書本中二十韻
孤竹先賢國,三槐故相庭。
恭惟我文肅,藉甚古儀型。
金掌新卿月,銀槎舊客星。
青箱傳遠大,綵筆動精靈。
右掖何清切,中朝重委令。
判題花粲粲,嘯詠竹泠泠。
宗伯司周典,尚書管漢庭。
地華人更妙,名盛德惟馨。
鬥運天喉舌,雲飛雪羽翎。
趨朝羣騕嫋,開宴萬娉婷。
舞豔圍珠袖,歌長簇錦屏。
橐荷元映紫,簡竹要垂青。
知貢春題榜,焚香晝鎖廳。
爲公植桃李,報國蓄參苓。
丹扆更新詔,蒼生望永寧。
芝泥看鳳下,薇閣待鸞停。
傅說升調鼎,匡衡奏引經。
即應清海岱,還復禪雲亭。
自哂依清樾,猶慚泛梗萍。
卑飛惟短翅,終願附青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竹:古代地名,指孤竹國,位於今河北省境內。
- 三槐:古代傳說中的三棵槐樹,象徵高官顯貴。
- 文肅:對王本中的尊稱,意爲文雅嚴肅。
- 金掌:指朝廷中的高級官職。
- 銀槎:指銀製的酒杯,也用來比喻高貴的身份。
- 青箱:指書箱,比喻學識淵博。
- 綵筆:五彩的筆,比喻文采飛揚。
- 右掖:指朝廷中的右部,即高級官員的辦公區域。
- 中朝:指朝廷中央。
- 鬥運:指北斗星的運行,比喻重要的職位。
- 騕嫋:音yǎo niǎo,指駿馬。
- 娉婷:音pīng tíng,形容女子姿態美好。
- 橐荷:指書包,比喻學問。
- 簡竹:指古代的竹簡,比喻文書或學問。
- 丹扆:指皇帝的屏風,比喻皇帝的身邊。
- 傅說:指古代賢臣傅說,比喻賢能之士。
- 匡衡:指古代賢臣匡衡,比喻賢能之士。
- 海岱:指海和泰山,比喻國家的邊疆。
- 雲亭:指高聳入雲的亭子,比喻高遠的志向。
- 清樾:指清靜的樹蔭。
- 泛梗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譯
孤竹國是先賢的故鄉,三棵槐樹象徵着故相的庭院。我恭敬地稱頌文肅王本中,他的名聲和典範在古代就已經非常顯著。他擔任朝廷中的高級官職,如同新月懸掛金掌之上,又如舊時的客星閃耀銀槎之間。他的學識淵博如同青箱中的書籍,文采飛揚如同五彩的筆觸。在朝廷的右部,他的地位清高而切近,中央朝廷也極爲重視他的才能。他評判題目時,文字如同燦爛的花朵,吟詠時,聲音如同清脆的竹聲。他掌管周朝的典籍,管理漢朝的朝廷。他的才華和名聲都非常高妙,品德高尚,名聲遠揚。他的職位如同北斗星的運行,重要無比,他的文采如同飛雪中的羽翎。他進朝時,如同羣馬中的駿馬,開宴時,如同衆多美麗的女子圍繞。舞蹈美麗,圍繞着珍珠般的袖子,歌聲悠長,圍繞着錦繡的屏風。他的學問如同紫色的橐荷,文書如同青色的簡竹。他在春天爲貢生題寫榜文,白天在廳堂焚香。他爲公衆種植桃李,爲國家儲備參苓。皇帝的屏風上更新了詔令,百姓期待永久的安寧。他期待着鳳凰的降臨,期待着鸞鳥的停留。他像傅說一樣被提拔,像匡衡一樣奏引經典。他應該能夠清平海岱,還能夠禪讓雲亭。我自己嘲笑自己依附於清靜的樹蔭,仍然慚愧於漂泊不定的生活。我只有短小的翅膀,但最終願意附着於高遠的天空。
賞析
這首作品是對王本中的讚美和祝願,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了王本中的才華、品德和地位。詩中運用了許多象徵和比喻,如「金掌」、「銀槎」、「青箱」、「綵筆」等,來描繪王本中的高貴和才華。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王本中未來的美好祝願,希望他能夠爲國家帶來和平與繁榮。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作者對王本中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