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採石

天塹西邊牛渚磯,燃犀誰敢照朱衣。 而今蕩槳平如掌,薄暮漁童買酒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塹:天然的壕溝,比喻地勢險要,難以逾越。
  • 牛渚磯:地名,位於今安徽省馬鞍山市,長江邊上的一塊巨石。
  • 燃犀:傳說中點燃犀牛角可以照見水中的怪物,比喻洞察事物深層的奧秘。
  • 硃衣:紅色的衣服,這裡可能指水中神秘的生物或人物。
  • 蕩槳:劃槳,指劃船。
  • 漁童:年輕的漁夫。

繙譯

在那天塹般的西邊,是牛渚磯, 誰敢點燃犀牛角,照見水中的硃衣? 而今我劃著槳,水麪平靜如掌, 傍晚時分,漁童買酒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經過採石時的所見所感。首句以“天塹”形容地勢險要,牛渚磯更是增添了神秘色彩。次句“燃犀誰敢照硃衣”運用傳說,暗示了水下世界的神秘與不可知。後兩句則筆鋒一轉,描繪了平靜的水麪和漁童歸來的生活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