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南泊驟風雨

征夫直北厭風埃,南下蒲帆此日開。 山遠蒼龍趨海去,潮喧鐵馬蹴江來。 雲昏白日林如失,風約青天雨卻回。 短髮相欺予漸老,孤舟獨宿意難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征夫:遠行的人。
  • 蒲帆:用蒲草編織的帆,這裏指船帆。
  • 鐵馬:指戰馬,這裏形容潮水的洶涌聲。
  • :踢,這裏形容潮水拍打江岸的聲勢。
  • :束縛,限制。
  • :決定。

翻譯

遠行的人厭倦了北方的風塵,今日乘着蒲草帆船南下。 山巒遠去,蒼龍般的山脈向海奔去,潮水洶涌,如鐵馬般拍打江岸。 雲層昏暗,白日被遮蔽,林木似乎消失,風限制了青天,雨卻突然回頭。 我的短髮顯得老態,孤舟獨宿,心意難以決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征夫南下途中的景象和心情。詩中,「山遠蒼龍趨海去,潮喧鐵馬蹴江來」以生動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山勢和潮水的壯闊,展現了自然界的磅礴氣勢。後兩句「雲昏白日林如失,風約青天雨卻回」則通過天氣的變化,表達了旅途中的不確定和征夫內心的波動。結尾的「短髮相欺予漸老,孤舟獨宿意難裁」則深刻抒發了征夫的孤獨和對未來的迷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張以寧的高超藝術成就。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