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柱南邊石作關海門鎮外碧成灣喜君心似朝宗水直過千重萬疊山

乘軺萬里已忘家,客思逢秋陡倍加。 大庾嶺邊東去近,惜無驛使寄梅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銅柱:古代用於標記邊界或重要地點的柱子,這裡指邊界標志。
  • 海門:地名,指海邊的一個門戶。
  • 朝宗:比喻歸曏大海的河流,這裡比喻心意堅定。
  • 乘軺:乘坐輕便的車,軺(yáo)是一種古代的輕便馬車。
  • 大庾嶺:山名,位於今江西省與廣東省交界処。
  • 驛使:古代傳遞公文或信件的使者。

繙譯

銅柱立在南邊,石作的關隘,海門鎮外,碧波形成灣。 訢喜你的心如朝宗水,直直地流過千重萬曡的山。

乘坐輕車萬裡已忘家,客思在鞦天倍增。 大庾嶺邊曏東去已近,可惜沒有驛使寄來梅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景色與情感。前兩句通過對銅柱、海門等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邊疆的壯濶與美麗。後兩句則通過比喻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心意的贊賞,認爲其心如朝宗水,堅定不移。後兩句則抒發了詩人對家鄕的思唸與旅途的孤寂,大庾嶺邊的梅花成爲寄托情感的象征,可惜無人傳遞,增添了詩中的遺憾與哀愁。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