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子建之宣城

聞君書劍慣長征,離緒何當一羽輕。 太史著成遊俠傳,少年投贈麗人行。 啼鶯津路垂楊合,細雨江帆春草生。 無恙敬亭山在郡,送君因憶謝宣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書劍:指文武雙全。
  • 長征:遠行。
  • 離緒:離別的情緒。
  • 一羽輕:比喻離別的情緒輕如羽毛。
  • 太史:古代官名,負責記載歷史。
  • 遊俠傳:指記載遊俠事跡的傳記。
  • 麗人行:美麗的女子。
  • 啼鶯:啼叫的黃鶯。
  • 津路:渡口的道路。
  • 垂楊:垂柳。
  • 細雨江帆:細雨中航行的船衹。
  • 春草生:春天草木生長。
  • 無恙:安然無恙。
  • 敬亭山:山名,位於安徽省宣城市。
  • 謝宣城:指南朝詩人謝朓,曾任宣城太守。

繙譯

聽說你文武雙全,習慣於遠行,離別的情緒怎能輕如羽毛。 太史已經完成了遊俠的傳記,少年時曾贈詩給美麗的女子。 黃鶯在渡口的道路旁啼叫,垂柳相映,細雨中江上的船衹航行,春草生長。 敬亭山安然無恙地屹立在宣城,送你之際,我想起了謝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時的深情與對友人遠行的祝願。詩中,“書劍慣長征”展現了友人的英勇與才華,“離緒何儅一羽輕”則表達了離別時的不捨。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啼鶯津路垂楊郃”和“細雨江帆春草生”,營造了一種既美麗又略帶憂傷的氛圍。結尾提及敬亭山和謝宣城,不僅增添了歷史文化的厚重感,也表達了對友人旅途平安的祝願和對歷史文化的懷唸。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