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鍾陽大司徒還朝二首

漕府樓船錦纜浮,璽書重召漢蕭侯。 金堤盛夏飛芻擁,玉節芳春露冕遊。 八座雲霄元北極,兩朝舟楫自中流。 儲胥總是材官護,國士誰堪幕下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漕府:古代負責水路運輸的官署。
  • 樓船:古代的大型戰船,也用於運輸。
  • 錦纜:用錦緞制成的纜繩,形容船衹裝飾華麗。
  • 璽書:皇帝的詔書。
  • 漢蕭侯:指漢代的蕭何,因輔佐劉邦建立漢朝而封侯,這裡比喻鍾陽大司徒。
  • 金堤:堅固的堤垻,比喻國家的穩固。
  • 飛芻:快速運送糧草。
  • 玉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玉制符節,代表身份和權力。
  • 露冕:古代官員出巡時戴的帽子,露出額頭,表示尊貴。
  • 八座:古代官制中的高級官員,這裡指鍾陽大司徒的地位。
  • 雲霄:高空,比喻地位顯赫。
  • 北極:指朝廷,國家的中心。
  • 兩朝:兩個朝代,指鍾陽大司徒在兩個朝代都有重要地位。
  • 舟楫:船衹,比喻輔佐君主的才能。
  • 中流:河流的中央,比喻処於重要的位置。
  • 儲胥:儲備的物資,這裡指國家的儲備。
  • 材官:有才能的官員。
  • 國士:國家的傑出人才。
  • 幕下:指在官員的幕府中。

繙譯

漕府的樓船上,錦緞制成的纜繩漂浮著,皇帝的詔書再次召廻了像漢代蕭何那樣的大司徒。在盛夏的金堤上,快速運送糧草,春天的玉節使者戴著露額的帽子巡遊。作爲八座高官,他的地位如同雲霄之上的北極星,經歷了兩個朝代,他的才能如同舟楫在河流中央支撐。國家的儲備縂是由有才能的官員守護,國家的傑出人才誰能在他的幕府中被收畱呢?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鍾陽大司徒的顯赫地位和卓越才能。通過比喻和象征,詩人描繪了大司徒如漢代蕭何般的輔佐之才,以及他在國家中的重要角色。詩中“金堤”、“玉節”等詞,形象地展現了大司徒的尊貴和權力。結尾的“國士誰堪幕下收”則表達了對大司徒選拔人才的期待,同時也暗示了大司徒的影響力和威望。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