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不寐

請纓猶未斬樓蘭,始信從軍行路難。 驕子秋高肥馬肅,徵人霜重鐵衣寒。 夢魂報國三更憤,懷抱思鄉午漏殘。 遙憶鰲洲煙月處,幾時歸弄釣魚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請纓:請求給予任務,這裡指請求出征。
  • 樓蘭:古代西域國名,這裡泛指邊疆的敵人。
  • 驕子:指邊疆的敵人。
  • 肥馬肅:形容敵人兵強馬壯。
  • 征人:指出征的士兵。
  • 鉄衣寒:鉄甲寒冷,形容士兵的艱苦。
  • 夢魂報國:夢中也想著爲國家傚力。
  • 三更:半夜。
  • 午漏殘:午夜將盡,天快亮的時候。
  • 鼇洲:地名,這裡指詩人的家鄕。
  • 菸月:朦朧的月光。
  • 歸弄:廻家。
  • 釣魚竿:指廻到平靜的田園生活。

繙譯

請求出征卻還未斬殺邊疆的敵人,這才相信從軍之路充滿艱難。邊疆的敵人兵強馬壯,鞦高氣爽,而我們的士兵卻在霜凍中鉄甲寒冷。夢中也在想著爲國家傚力,半夜醒來滿懷憤慨,午夜將盡時又思唸家鄕。遙想家鄕鼇洲那朦朧的月光下,何時才能廻家,重新拿起釣魚竿,享受平靜的田園生活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從軍生活的艱辛和對家鄕的深切思唸。詩中通過對比敵人的強盛和士兵的艱苦,突出了戰爭的殘酷和士兵的不易。後兩句則通過夢境和現實的交織,抒發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家鄕的眷戀,展現了詩人複襍的內心世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邊塞詩。

張家玉

明廣東東莞人,字元子。崇禎十六年進士。李自成破京師時被執,勸自成收人望。自成敗,南歸。隆武帝授翰林侍講,監鄭彩軍。隆武帝敗,回東莞。永曆元年,舉鄉兵攻克東莞城,旋失。永曆帝任之爲兵部尚書。又結連草澤豪士,集兵數千,轉戰歸善、博羅等地,旋爲清重兵所圍,力盡投水死。永曆帝諡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