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變

亦知牢落苦奔波,其奈冠裳掃地何。 一自首陽人去後,更誰重唱采薇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牢落:形容心情孤寂、無所依托。
  • 奔波:忙碌地往來奔走。
  • 冠裳:指官服,代指官職或士人的身份。
  • 掃地:比喻名譽、地位等完全喪失。
  • 首陽:山名,傳說中伯夷、叔齊隱居之地,後泛指隱居之地。
  • 採薇歌:古代隱士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不食周粟,採薇而食,後作《採薇歌》表達其志。

繙譯

雖然知道心中孤寂,卻仍苦於奔波勞碌, 無奈的是,士人的尊嚴和地位已蕩然無存。 自從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後, 還有誰會重新唱起那表達隱逸之志的《採薇歌》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無奈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牢落苦奔波”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孤寂與現實的奔波,而“冠裳掃地”則形象地揭示了士人尊嚴的喪失。後兩句通過伯夷、叔齊的典故,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懷唸與對現實社會的失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曏往自然的情感。

張家玉

明廣東東莞人,字元子。崇禎十六年進士。李自成破京師時被執,勸自成收人望。自成敗,南歸。隆武帝授翰林侍講,監鄭彩軍。隆武帝敗,回東莞。永曆元年,舉鄉兵攻克東莞城,旋失。永曆帝任之爲兵部尚書。又結連草澤豪士,集兵數千,轉戰歸善、博羅等地,旋爲清重兵所圍,力盡投水死。永曆帝諡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