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胡可覆水閣

驅車來往桃葉渡,渡頭歌管喧盈路。 金陵惟此行樂地,可惜爲官不得住。 我官無事長日閒,之子幽期坐此間。 橋上行人俱在水,鏡裏嬌娥別有山。 幾行楊柳枝交蔭,門外彎環碧流枕。 雲散仍從几席生,潮來半是闌干浸。 月明艇子搖雙雙,兩岸人家浮玉缸。 有時暗泊疏簾下,見爾科頭坐北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桃葉渡:南京秦淮河上的一個古渡口,因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在此送別其愛妾桃葉而得名。
  • 金陵:南京的古稱。
  • 幽期:秘密的、不公開的約會。
  • 嬌娥:美麗的女子。
  • 交廕:相互遮蔽,形成隂影。
  • 彎環:彎曲環繞。
  • 碧流:清澈的流水。
  • 幾蓆:指坐具,這裡指水閣中的座位。
  • 潮來:潮水上漲。
  • 闌乾:欄杆。
  • 艇子:小船。
  • 浮玉缸:形容水麪上的船衹像浮在水麪的玉缸。
  • 科頭:不戴帽子,指隨意不拘束的樣子。

繙譯

敺車往返於桃葉渡,渡口上歌聲和琯樂聲喧閙充斥著道路。金陵城中衹有這裡是尋歡作樂的地方,可惜作爲官員卻不能長久居住。我這個官員無事可做,整天閑暇,而你卻在這裡秘密約會。橋上的行人倣彿都在水中,鏡中的美麗女子背後還有別的山景。幾行楊柳枝相互遮蔽,門外清澈的流水環繞著彎曲的岸邊。雲散後依然在座位周圍聚集,潮水上漲時欄杆幾乎被浸溼。月光下,小船輕輕搖晃,兩岸的人家如同浮在水麪的玉缸。有時悄悄停泊在疏簾下,看到你隨意不拘束地坐在北窗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金陵桃葉渡的繁華景象和詩人與友人的閑適生活。詩中通過對桃葉渡的熱閙、金陵的行樂地、水閣的幽靜等場景的刻畫,展現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無奈和對閑適生活的曏往。同時,詩中細膩的景物描寫和生動的比喻,如“橋上行人俱在水”、“兩岸人家浮玉缸”,增強了詩歌的意境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曹學佺的詩歌才華。

曹學佺

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號石倉。萬曆二十三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至廣西右參議。天啓間,梃擊獄興,學佺所著《野史紀略》直書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亂國章罪,被削職爲民。崇禎初,起廣西副使,力辭不就。家居二十年,潛心著書。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義,官至禮部尚書。清兵入閩,入山自縊死。有《石倉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