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遊望

· 張羽
春來結伴共閒行,此日山川色更明。 望裏樓臺多見柳,靜中阡陌但聞鶯。 江泬色帶王孫恨,蜀魄吟傷帝子情。 莫道韶華鎮長在,落花看已滿東城。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月。
  • 結伴:與人一同。
  • 閒行:隨意行走。
  • 望裏:視野中。
  • 阡陌:田間的小路。
  • :黃鶯,一種鳥。
  • 江泬:江邊的空曠之地。
  • 王孫恨:指貴族子弟的怨恨。
  • 蜀魄:指杜鵑鳥,傳說中是蜀國的望帝所化。
  • 帝子情:指帝王的情感。
  • 韶華:美好的時光。
  • 鎮長:總是,常常。
  • 落花:凋謝的花朵。

翻譯

春天來了,我與朋友們一起出遊,今天的山川景色比往常更加明亮。 在視野中,樓臺邊多見垂柳,安靜的田間小路上,只聽見黃鶯的鳴叫。 江邊的空曠之地帶着貴族子弟的怨恨,杜鵑的啼鳴傷感了帝王的情感。 不要說美好的時光總是常在,看那凋謝的花朵已經遍佈東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仲春時節的景色,通過「山川色更明」、「樓臺多見柳」、「阡陌但聞鶯」等句,生動地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麗。詩中「江泬色帶王孫恨,蜀魄吟傷帝子情」則巧妙地融入了情感色彩,表達了時光易逝、美好難留的哀愁。最後兩句「莫道韶華鎮長在,落花看已滿東城」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美好事物凋零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春景詩。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