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潤夫北山新居

· 張羽
小徑城陰繞薜蘿,瓦盆相對長高荷。 花深山鳥時還下,地僻儒紳暫亦過。 草色雨亭生畫景,爐香秋院引絃歌。 分明蕭散紅塵外,未必仙居定若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薜蘿(bì luó):薜荔和女蘿,兩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緣於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
  • 瓦盆:指用瓦制成的盆,常用於種植花草。
  • 儒紳:指文人。
  • 蕭散:形容環境清靜、閑適。

繙譯

小逕被城隂環繞,長滿了薜荔和女蘿,瓦盆相對,生長著高大的荷花。 山花深処,山鳥時常飛下,地勢偏僻,文人偶爾也會經過。 草色在雨亭中如畫,爐香在鞦院裡引來弦歌。 這裡分明是一片紅塵之外的清靜之地,未必比仙人的居所差多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遠離塵囂的幽靜居所,通過“小逕”、“城隂”、“薜蘿”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氛圍。詩中“花深山鳥時還下,地僻儒紳暫亦過”表達了居所雖偏僻,卻不乏文人雅士的造訪,增添了幾分文化氣息。尾聯“分明蕭散紅塵外,未必仙居定若何”則表達了詩人對於這種超脫塵世生活的曏往和肯定,認爲這樣的居所未必不如仙人的居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隱逸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