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邑令馮仲文家全椒與予舊識鮑仲華提舉有瓜葛之好傾蓋情親戀戀有故人意君渡江舊人有惠政得民心
萬安縣前小駐船,逢人盡說令君賢。
風雲沛邑今幾載,冰雪魯山經五年。
墨綬近民心樂易,綈袍贈我意纏綿。
御屏風上書名姓,即見紫泥下日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萬安邑令:指萬安縣的縣令。
- 馮仲文:人名,萬安縣的縣令。
- 全椒:地名,今安徽省全椒縣。
- 鮑仲華:人名,提舉,官職名。
- 瓜葛之好:比喻關係親密。
- 傾蓋情親:形容關係親密,如同車蓋傾側,緊密相依。
- 故人意:老朋友的情意。
- 君渡江:指馮仲文渡江而來。
- 惠政:有益於民的政治措施。
- 民心:民衆的心意。
- 風雲:比喻時勢變遷。
- 沛邑:地名,今江蘇省沛縣。
- 魯山:地名,今河南省魯山縣。
- 墨綬:古代官員系印的黑色絲帶,代指官員。
- 樂易:和樂平易。
- 綈袍:一種質地較厚的絲織品製成的袍子。
- 纏綿:情意深厚,連續不斷。
- 御屏風:皇帝御用的屏風。
- 紫泥:古代用以封印的紫色泥,代指皇帝的詔書。
- 日邊:比喻皇帝身邊。
翻譯
在萬安縣前停泊小船,遇到的人都稱讚縣令馮仲文的賢能。他在風雲變幻的沛邑已經任職多年,經歷了五年的冰雪覆蓋的魯山。作爲官員,他近民心和樂平易,贈送我綈袍時情意深厚。皇帝的屏風上記錄着他的名字,很快就能看到他的名字從皇帝身邊傳來紫色的詔書。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萬安縣令馮仲文的賢能和政績。通過描述他在不同地方的任職經歷,展現了他的政治才能和對民衆的關懷。詩中「墨綬近民心樂易」一句,直接表達了馮仲文作爲官員的親民形象。而「綈袍贈我意纏綿」則進一步以個人交往的細節,體現了馮仲文的人情味和深厚的情誼。最後兩句預示着馮仲文將得到皇帝的賞識和提拔,表達了對他的美好祝願和期待。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
張以寧的其他作品
- 《 分韻得覃字送中丞張叔靜之西臺 》 —— [ 明 ] 張以寧
- 《 予以使事留滯安南安南人費安朗以隱宮給事其國親貴近臣家老而彌謹預於館人之役朝夕奉事甚勤拜求作詩懇至再四 》 —— [ 明 ] 張以寧
- 《 二十七日晚到萬安縣縣令馮仲文來問勞翌日登岸觀故宋賈相秋壑所居故址左城隍祠右社稷壇中爲龍溪書院其後二喬 》 —— [ 明 ] 張以寧
- 《 和拜明善韻 》 —— [ 明 ] 張以寧
- 《 廣州贈溫陵龔景清鄉人 》 —— [ 明 ] 張以寧
- 《 送鐵元剛檢歸三山 》 —— [ 明 ] 張以寧
- 《 與趙德明談丁仲容作此寄之 》 —— [ 明 ] 張以寧
- 《 峨眉亭 》 —— [ 明 ] 張以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