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春曉圖

溪上桃花無數開,花間春水綠於苔。 不因漁艇尋源入,爭識仙家避世來。 翠雨流雲連玉洞,丹霞抱日護瑤臺。 幔亭亦有虹橋約,問我京華幾日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爭識:怎知。
  • 翠雨:形容山間細雨,如翠色般清新。
  • 幔亭:用帳幕圍成的亭子,這裏指仙境中的亭子。
  • 虹橋:傳說中仙境的橋樑,常以彩虹的形狀出現。
  • 京華:京城的美稱,這裏指繁華的都市。

翻譯

溪邊桃花盛開無數,花間的春水比青苔還要綠。 如果不是因爲漁船尋着水源進入,怎會知道有仙人爲了避世而來到這裏。 山間細雨如翠,流雲連接着玉洞,紅霞圍繞着太陽,守護着瑤臺。 仙境中的亭子也有彩虹橋的約定,問我京城的繁華何時能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如夢如幻的桃花源景象,通過桃花、春水、漁船等元素,勾勒出一幅遠離塵囂的仙境圖。詩中「爭識仙家避世來」一句,表達了對於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繁華的淡漠。後兩句則通過仙境中的景物,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同時也透露出對京城繁華的留戀與回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反思。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