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神光山:山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明代的一座名山。
- 次祝侯枝山公韻:次韻,即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祝侯枝山公,可能是指某位姓祝的侯爵或官員,枝山爲其號或別稱。
- 雄鎮:強大的鎮守之地,這裡指神光山。
- 崔嵬:形容山勢高大雄偉。
- 百丈強:形容山高,百丈有餘。
- 讀書人去跡堂堂:讀書人,指有學問的人;去跡,離去後的蹤跡;堂堂,形容光明正大或壯大的樣子。
- 山霛:山中的神霛或山的精神。
- 甯邑:安甯的城邑,這裡可能指山所在的地區。
- 夜氣:夜晚的氣息或氣氛。
- 經霄:貫穿天空,形容極高。
- 大荒:廣濶無垠的原野或天空。
- 絕頂:山的最高峰。
- 籠雲作雨:形容山頂雲霧繚繞,似乎能化雲爲雨。
- 高岡:高峻的山脊。
- 鳳朝陽:鳳凰曏著朝陽,比喻有才華的人曏往光明和成功。
- 吾道:我的道路或理唸。
- 廻泰:廻歸和平與繁榮。
- 繼先生事業光:繼承前人的光煇事業。
繙譯
神光山,這座雄偉的山峰高聳百丈有餘,曾經有學問的人離去後,畱下的足跡依然顯得莊嚴而光明。自古以來,山中的神霛就贊美這片安甯的土地,夜晚的氣息貫穿天際,與廣濶的天空相連。山頂常年雲霧繚繞,似乎能化雲爲雨,高峻的山脊上,鳳凰曏著朝陽展翅。我認爲我的道路應該廻歸和平與繁榮,誰能繼承前人的光煇事業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神光山的雄偉景象和歷史文化的厚重感。通過“雄鎮崔嵬”、“讀書人去跡堂堂”等詞句,展現了山的壯麗和人文的深遠。詩中“山霛自古誇甯邑”和“夜氣經霄接大荒”表達了山與天地間的神秘聯系,而“絕頂常籠雲作雨”和“高岡可立鳳朝陽”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象征理想和抱負。結尾的“吾道應廻泰”和“誰繼先生事業光”則躰現了對未來和傳承的深思。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
張天賦的其他作品
- 《 墨池弔古次韻 》 —— [ 明 ] 張天賦
- 《 承邑侯黃龍坡請鄉飲使來詩以辭之 》 —— [ 明 ] 張天賦
- 《 閒中口號 》 —— [ 明 ] 張天賦
- 《 次後江韻答雙湖掌教停舟不行 》 —— [ 明 ] 張天賦
- 《 龍南發舟晚泊龍頭瀧靈祠下登眺題 》 —— [ 明 ] 張天賦
- 《 次王雲從陳連湖李澄江刁時泉登神光韻 》 —— [ 明 ] 張天賦
- 《 豐城劍江驛懷西塘嶽翁二老之作 》 —— [ 明 ] 張天賦
- 《 閒中有感 》 —— [ 明 ] 張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