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坐二首

日接林中侶,時來方外羣。 楚山隱几見,羌笛捲簾聞。 綠樹啼黃鳥,青天流白雲。 北窗閒悅繹,柱下五千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晏坐:安坐,閒坐。
  • 林中侶:指在樹林中活動的同伴或朋友。
  • 方外羣:指超脫世俗的人羣,常指隱士或道士。
  • 楚山:楚地的山,這裏泛指詩人所在地的山。
  • 隱几:靠着几案,指在几案旁休息或沉思。
  • 羌笛:古代羌族的樂器,這裏泛指笛聲。
  • 捲簾:捲起窗簾,指打開視野。
  • 悅繹:愉快地思考或推敲。
  • 柱下五千文:指《道德經》,相傳老子曾爲周柱下史,故稱其著作爲「柱下五千文」。

翻譯

日間與林中的夥伴相聚,不時還有超脫世俗的朋友來訪。 我靠着楚地的山几案,聽着窗外羌笛的聲音,捲起窗簾。 綠樹間黃鳥啼鳴,青天上白雲流動。 在北窗下閒適地思考,研讀着《道德經》五千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閒適的生活狀態和超然的心境。詩中「日接林中侶,時來方外羣」展現了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的情景。通過「楚山隱几見,羌笛捲簾聞」等句,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最後提到「北窗閒悅繹,柱下五千文」,則顯示了詩人對道家哲學的興趣和追求,體現了其內心的平和與深邃。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熱愛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