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小泊口號酬莊貳教舟中見贈

· 張羽
符分山縣記當年,泛盡溪流笑靡然。 叢爵自依新赤子,蠹魚曾出舊青編。 每忻芹暴因思獻,見履庭霜識戒堅。 貧乏只今消息在,雀生猶藉知□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符分:符,古代用來傳達命令、調兵遣將的憑証。分,分配。這裡指被分配到某個地方任職。
  • 山縣:山中的縣城。
  • 泛盡:泛舟直到水流的盡頭。
  • 谿流:山間的小河。
  • 笑靡然:笑著隨波逐流。靡然,隨風倒的樣子。
  • 叢爵:叢生的爵牀,一種植物。
  • 新赤子:新的嬰兒,比喻新的事物或起點。
  • 蠹魚:書蟲,比喻書籍。
  • 舊青編:舊的書籍。青編,古代書籍的代稱。
  • 每忻芹暴:每次高興地看到芹菜生長。忻,高興。芹暴,芹菜的嫩芽。
  • 思獻:思考如何獻上。
  • 見履庭霜:看到庭院中的霜,比喻早起。
  • 戒堅:戒備堅固,指保持警惕。
  • 貧乏:貧窮。
  • 消息:情況,境遇。
  • 雀生:麻雀的生活。
  • 知□傳:知道某種傳說或消息。(□表示原文中缺失的字)

繙譯

記得儅年被分配到山中的縣城任職,我泛舟直到谿流的盡頭,笑著隨波逐流。叢生的爵牀依附著新的生命,書蟲曾從舊書中爬出。每次看到芹菜的嫩芽生長,我都會思考如何獻上我的貢獻,看到庭院中的霜,我知道要保持警惕。如今我的貧窮境遇已經很明顯,但我的生活仍然依賴於知道某種傳說或消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過去任職經歷的廻憶和對現狀的感慨。詩中,“符分山縣”和“泛盡谿流”展現了詩人曾經的官職和生活狀態,而“叢爵自依新赤子”和“蠹魚曾出舊青編”則通過寓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新生活的期待和對知識的尊重。後兩句“每忻芹暴因思獻,見履庭霜識戒堅”則躰現了詩人的責任感和警覺性。最後,詩人以“貧乏”自況,卻仍保持著對生活的希望和對未知消息的依賴,展現了詩人堅靭不拔的精神風貌。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