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何氏宅壁

有興提魚就公煮,此言雖在已三年。 皖灊終負幽人約,空對湖山坐惘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有興提魚就公煮有興:有興致;:靠近,到。意思是有興致提着魚到您這裏來一起煮着吃。
  • 此言雖在已三年:這句話雖然已經過去三年了。
  • 皖灊:(wǎn qián ) ,地名,在今安徽潛山境內,這裏代指原先與友人約定隱居的地方。
  • 終負:最終辜負。
  • 幽人約幽人,隱士。指和隱居之人的約定。
  • 惘然:失意、惆悵的樣子 。

翻譯

當初興致勃勃地說要提魚來和您一同煮食,這句話至今已經過去三年時光。終究還是辜負了與隱者在皖灊的約定,只能對着湖光山色空自惆悵地坐着。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王安石沒能踐行與友人歸隱之約的遺憾和惆悵之情。起句回溯往昔興致盎然的邀約,一個簡單的生活場景描繪出與友人往昔交談的融洽氛圍。第二句「此言雖在已三年」轉折,時間一晃三年已過,爲下文情感的抒發埋下伏筆。到「皖灊終負幽人約」,直接點明主題,因爲種種原因,詩人最終沒能實現與友人在皖灊隱居的約定,流露出深深的自責和愧疚。最後「空對湖山坐惘然」以景語作結,詩人獨自對着湖山,惆悵失意的樣子躍然紙上,將那種無法釋懷的遺憾融入到眼前的山水之中,借景抒情,餘韻悠長。整首詩言辭簡潔卻情感真摯深沉,讓讀者能切實感受到詩人內心複雜而糾結的情緒 。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