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宰木:墓地上的樹木。
- 蕭蕭: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 宿草:指墓地上的草,因常年不除,故稱宿草。
- 憐:同情,哀憐。
- 祭:祭祀,祭奠。
- 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也指祭祀活動。
- 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 終古:自古以來,永遠。
- 黔婁:古代傳說中的隱士,此處可能指李山人。
- 諡:古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依其生前事蹟所給予的稱號。
- 封禪: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禮。
- 遺文:指留下的文章或著作。
- 束書:整理書籍。
- 零落:散失,不完整。
- 哀猿:悲傷的猿猴,常用來形容哀傷的景象。
翻譯
墓地上的樹木在風中蕭蕭作響,我聽不見它們的聲音,但我最同情那青山上長滿的宿草。鄉親們已經在社裏祭祀了先生,而他的弟子也曾爲他修建了墳墓。自古以來,黔婁這樣的隱士空有諡號,而百年來封禪的典禮竟然遺忘了他的文章。整理書籍時,我感嘆他的著作已經零落,只能看到悲傷的猿猴對着白雲哀鳴。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已故隱士李山人的深切懷念和哀悼。詩中通過描繪墓地淒涼的景象,如「宰木蕭蕭」和「宿草」,以及鄉親們的祭祀和弟子的建墓,展現了李山人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後兩句則通過對比黔婁的諡號和封禪的遺文,抒發了對李山人被遺忘的遺憾。最後,以「束書身後嗟零落」和「哀猿向白雲」作結,既表達了對李山人著作散失的惋惜,也寄託了對逝者的無盡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