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湖

杖從紫竹洞,津口問湖船。 笭箵收涼雨,跏趺向晚煙。 隱無郫上宅,耕少汶陽田。 便可移家去,漁歌共歲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瀝湖: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詩人歐大任的隱居之地。
  • 紫竹洞:地名,可能是詩人隱居的地方附近的一個景點。
  • 津口:渡口,指湖邊的船隻停靠處。
  • 笭箵:(líng xīng),一種捕魚用的竹籠。
  • 跏趺:(jiā fū),佛教中的一種坐姿,即盤腿而坐。
  • 郫上宅:指在郫縣(今四川郫都區)的住宅,這裏用以比喻隱居之地。
  • 汶陽田:指汶水(今山東境內)附近的田地,這裏用以比喻耕作之地。

翻譯

我拄着柺杖從紫竹洞出發,來到渡口詢問湖上的船隻。 捕魚的竹籠在涼雨中收拾好,我盤腿坐在晚煙中。 我隱居的地方沒有郫縣的宅院,耕作的土地也少於汶陽的田地。 就這樣,我可以搬家去那裏,與漁歌共度歲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足。通過「紫竹洞」、「津口」、「笭箵」、「跏趺」等詞語,勾勒出一幅遠離塵囂、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詩中「隱無郫上宅,耕少汶陽田」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滿足,而「便可移家去,漁歌共歲年」則流露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